GEOGDAILY.地理眼
  • 走出象牙塔| Home
    • 關於我們│About
    • 投稿│Contribution
    • 悄悄話│Voice
  • 人-非人|>Human
  • 彼地的事|Places
    • 世界角落|Corners
    • 城鎮的過客|Encountering
    • 一帶一路|OBOR
    • 紐約起底|Beneath New York
    • 大韓民國|Beyond Korea
  • 地理放大鏡|Advanced
    • 地理概念|Concepts
    • 最新地理學 | Geography Studies
    • 書評| Book reviews
    • 影像評論|Film reviews
  • 地理主|Geogloggers
    • 地球上的火星人-下巴
    • 喜德微旅行
    • 地方 賊 The thief Of places
    • 人間食革
    • 海岸時光,Coastal Time
  • 論壇 | Geogforum
  • 專訪│Interview

人物專訪
interview

圖資雙地理 李祖緯:地理系能看到大理想

11/18/2013

0 評論

 
訪/李柏霆 文/萬宗綸
图片李祖緯希望能傳達大自然給他的感受(李祖緯提供)
  台大圖資系大四的李祖緯其實以前曾是台大地理系的學生,後來因為一些緣故重考,進入了現在的圖書資訊學系,衝著曾經與地理學的機緣,又抱著「從哪裡跌倒,從哪裡爬起來」的心態,大二就雙回了地理系。

將大自然的感受 感染給別人

  李祖緯的父親對於地理就有很大的興趣,家中擺了許多父親的地圖集、大英百科全書、大地雜誌等藏書,自己從小就接受這種潛移默化,也對自然產生了熱愛。李祖緯認為地理學能夠對地球有一些貢獻,不管是職業的考量,還是想為地球做些什麼,「我覺得從地理學的角度切入是很好的方向」,他這麼說著。

  李祖緯喜歡從大自然中所得到的感受,雖然不敢說自己對這一個領域有很大的熱忱,他說自己當初也有一個初衷是「把自己對大自然的體驗告訴大家,像是謝哲青那種人」,他大笑著雖然其實這跟地理系沒什麼關係,不過如果自己想要當個稱職的導遊,也要有一點料,「讀一點這樣的東西,對以後要做這樣的東西也有幫助」。





學術是苦藥 想像必定有落差 

  談到進入地理系後,想像的落差時,李祖緯認為自己剛進圖資系的時候,也對圖資系有「就是圖書館」的想像,而當初進入地理系時也有這樣的想像落差,他用藥來比喻,「學術的藥跟平常吃的可能就是不一樣」,認為平常所想像的地理是比較平易近人的藥方,但是真的要談學術一點時,那個藥就會變得比較硬,比較不好吃。不過他也覺得,不管是剛進入大學,還是剛進入一個新的領域,都會有這樣的落差。

圖資與地理 何異何同?

  由於圖書館是以實務經驗為起家的學問,也常有人批評圖資系的學術性或理論不足夠,李祖緯表示,圖資系上的課程規劃很多就是朝著這樣的方向設計,譬如說規定學生修第二外語,因為高考要考,其它像是圖書館管理、圖書館資訊系統這些必修課都是高考考科。

  那麼地理系呢?李祖緯覺得地理系的課程「很雜」,他覺得地理系希望培養通才能力當然很好,但是他認為還是應該要針對文、理組的學生,在選課上有更多彈性,像是人文地理的四選二方式,「這樣可能會比都收兩邊的學生,但是都上一樣的課好一點吧。」另外,李祖緯談到地理系的實習課,他表示圖資系除了會讓同學去機構實習外,其它的課程不太會有實習的機會,而地理系會補充很多實際上的技能,像是Matlab、地質槌等等的工具,他認為這是地理教育很重要的部分,但是圖書館教育就比較缺乏,圖資系的做法是規定學生到特定機構去服務八十個小時,他自己曾到小學圖書館去編目,也曾到總圖特藏組去實習,而也有些人會到聯合知識庫,或是到商業公司負責相關的整理工作,因個人需求而異。李祖緯覺得地理系的實習課很有趣,反而是圖資系有時為了過度強調自己是一門有學理基礎的學問,而忽略了實務的部分。

  李祖緯用了「小時代與大理想」的隱喻來比較兩個系的氛圍,他提到圖資系的同學普遍比較著重於小時代,或著眼於自己的事務,而地理系相對之下,有比較多願意去付出、關懷社會的人,有人募書到柬埔寨,也有人非常積極地參與社會運動。而就從學問的屬性來看,兩邊的取徑不同,圖書館學比較會有一定的作業規範,也因此讓學生比較難有創新的思考,難去突破、或者企圖去想出其它解決的方式,成為一種蕭規曹隨的狀況。

  兩個領域能不能結合呢?李祖緯談到自己以前曾寫過一個專題,企圖從圖書資訊的角度來看地理資訊的相關規範,譬如是格式、欄位等等的,因為圖書館也會處理到地理資訊的資料,所以便「想說能不能搞在一起,有搞頭」,雖然後來專題並沒有非常成功,不過李祖緯現在仍繼續尋找兩個領域能對話的地方,畢竟他認為圖資學與地理學的取徑都很清晰。

  在師生關係的部分,李祖緯覺得圖資系的老師比較「仙風道骨」,因為學科本身眾是讀者服務的特質,因此個性都很好,比較願意去傾聽學生的話,跟學生有較多的交集,學生的話有很大的性別比例差異,會覺得看的東西會不一樣,有時候會不太認同,圖資系的很大部分的同學比較偏向小確幸,比較不是大理想。

外系看地理系 沙發!大門!蘇格拉底!

  當問到對地理系有沒有任何想說的話時,李祖緯馬上提到大廳的沙發,他笑著說沙發對學生的互動是非常重要的。而他也覺得系辦對雙修的學生可以積極一點,像是大門的進入許可,他提到在地理系還會有學弟跟自己打招呼,讓人覺得很窩心,自己也對地理系有頗高的認同。

  另外一點,李祖緯期待蘇格拉底式的教學法[1]的出現,如此可以從對話中發現自己不足的地方,他認為把對談的教學法導入地理教育是很重要的。





[1]所謂蘇格拉底的教學法,就是教師只負責提出問題,然後在討論與批判之下,不斷地修正觀念,所有的答案都必須由學生自己提出來。教師用一連串相關的問題,去激發學生思考,舖成一條探求真理之路(the way of truth)。教師所扮演的是知識「接生婆」(midwife)的角色,而絕不是「填鴨者」。



0 評論



發表回覆。

    Categories

    全部
    出社會專訪
    教師專訪
    雙主修專訪

    Archives

    二月 2015
    八月 2014
    十一月 2013
    七月 2013


    RSS 訂閱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
  • 走出象牙塔| Home
    • 關於我們│About
    • 投稿│Contribution
    • 悄悄話│Voice
  • 人-非人|>Human
  • 彼地的事|Places
    • 世界角落|Corners
    • 城鎮的過客|Encountering
    • 一帶一路|OBOR
    • 紐約起底|Beneath New York
    • 大韓民國|Beyond Korea
  • 地理放大鏡|Advanced
    • 地理概念|Concepts
    • 最新地理學 | Geography Studies
    • 書評| Book reviews
    • 影像評論|Film reviews
  • 地理主|Geogloggers
    • 地球上的火星人-下巴
    • 喜德微旅行
    • 地方 賊 The thief Of places
    • 人間食革
    • 海岸時光,Coastal Time
  • 論壇 | Geogforum
  • 專訪│Inter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