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DAILY.地理眼
  • 走出象牙塔| Home
    • 關於我們│About
    • 投稿│Contribution
    • 悄悄話│Voice
  • 人-非人|>Human
  • 彼地的事|Places
    • 世界角落|Corners
    • 城鎮的過客|Encountering
    • 一帶一路|OBOR
    • 紐約起底|Beneath New York
    • 大韓民國|Beyond Korea
  • 地理放大鏡|Advanced
    • 地理概念|Concepts
    • 最新地理學 | Geography Studies
    • 書評| Book reviews
    • 影像評論|Film reviews
  • 地理主|Geogloggers
    • 地球上的火星人-下巴
    • 喜德微旅行
    • 地方 賊 The thief Of places
    • 人間食革
    • 海岸時光,Coastal Time
  • 論壇 | Geogforum
  • 專訪│Interview

讀萬卷書 
more than a book

幽靈島嶼:浮沉於地圖上的30個島嶼故事

12/2/2018

0 評論

 
文/郭育安
圖片

​一收到書,便被染著海水藍的書緣與海島地圖所吸引。《幽靈島嶼》(Phantom Island)一書與鬼故事無關,而是指經文字記載、曾明確繪製於地圖上,但一段時間後發現與事實有所出入的島嶼,如幽靈般若隱若現、曾經存在又因各種原因消失,抑或是人們無意或有心、以訛傳訛留下的傳說。
 
跟著書中的敘述漂流,就會明白日本人氣動漫《航海王One Piece》中,登陸無數離奇島嶼的冒險故事,如磁鼓島、魔鬼岩、女人島、黃金島嶼、冰雪之島、沉入海中的古文明……等,在航海史中竟有著幾分真實,如方凱弘教授在導讀所說的:「如同一本大航海時代的簡史、島嶼版的地理大發現」。
柏拉圖的綺想 神秘燃燒的寶藏  該不該 夢啟航 潛意識 太恐慌
...
握住你的眼淚 我能看見 幸福的微光
最深處的慾望 我要拼命去闖 亞特蘭提斯希望
或許陌生、或許腦海中揚起熟悉的旋律,這段文字正是2011年F.I.R飛兒樂團〈亞特蘭提斯〉一曲的歌詞節錄。亞特蘭提斯(Atlantis)位於赤道以北、大西洋中心的一座巨型島嶼,最早記載於西元前360年,希臘哲人柏拉圖(Plato)《對話錄》中「理想國」的所在。傳說在1、2萬年前,這座巨型島嶼物產豐饒、蓋有壯麗的宮殿與廟宇,亞特蘭提斯人過著富裕幸福的生活,但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與洪水毀於一旦。因此,這座島為後代世人增添無限的神祕色彩與想像,如2001年迪士尼首部的科幻動畫長片《失落的帝國》,正是以此為題材的著名影視作品。
圖片
亞特蘭提斯的地圖(圖片取自博客來)
然而,《幽靈島嶼》並非只傳達天馬行空的想像,在德國作家里瑟馬(Dirk Liesemer)的筆下,書中大量引述史籍、航海日記、海圖編纂與探險歷程的過程,收錄曾在信史時代記載於地圖上的三十座島嶼,描述最初它們如何被人們「發現」、口耳相傳、進而收入地圖,最後又被推翻的經過。方凱弘教授的導讀亦提供生動有趣的知識補充。

一如本書介紹的第一個幽靈島嶼—安提利亞(Antilia),曾被認為就是台灣,15至17世紀間的各種海圖都將臺灣誤畫成北中南三座小島,可見大航海時代也是「天下海圖一大抄」。

​二如位於南海、南沙群島的一部分、終年不露出海平面的珊瑚礁--曾母暗沙,現今被中國與中華民國爭相劃為「領土」,然而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沒有露出水面的島嶼或礁岩,無法據以主張為領海。因此,曾母暗沙可謂主權競逐上的「幽靈島嶼」。
 
要證明一座幽靈島嶼從來不存在並非易事,在未知莫測的海洋領域中,伴隨亦真亦假的流言,往往比發現更具挑戰性,同時也顯得更複雜、更危險。
 
有些島嶼只是重大的訛誤,如所羅門海上的珊迪島(Sandy Island)還曾一度標記於Google Earth上、也可能只是「鯨魚冒出水面」的瑪麗亞.特里薩礁(Maria-Theresia-Riff),又或者是火山爆發後的圖阿納奇(Tuanaki)群島,島上原住民連同沉入海底,只留下兩塊矗立的殘岩,一段時日後就再也沒有人看過它們的蹤跡了。
 
有些島嶼一點都不幽靈,而是以大河為邊界的半島,如美洲加利福利亞,曾被認為是亞馬遜女戰士與金銀之島;東亞的朝鮮曾被葡萄牙人認作是高麗群島。前者直到17世紀末,一位名為基諾(Kino)的耶穌會傳教士兼學者,跋涉科羅拉多河的遼闊海灣,「證實」加利福利亞的陸地實為與美洲大陸相連;後者的訛誤,來自鴨綠江與圖們江的寬闊,2百多年來唯一的資料來源,甚至來自一名荷蘭航海家哈梅爾(Hamel):因一場船難被遣送漢城,在半島生活13年後才成功逃離朝鮮後所寫的回憶錄。
 
書的封面是黑岩之島(Rupes Nigra),也是16世紀投影大師麥卡托盡心製作的極地地圖。根據他的研究,北極海上方有塊光禿禿的岩石,稱之黑岩,周圍由四座小島環繞,島的四周有股吸力強大的漩渦,而中間是極深水穴,相傳世界之泉由此地底渠道進出。

​有些幽靈島嶼乘載的是19世紀之後的黑暗史,如各種詛咒故事集結的惡魔島(Satanazes),曾被法國作為監獄島,囚禁叛國罪的犯人;胡安德里斯本島(Juan de Lisboa)與1888年德意志帝國的宰相俾斯麥與奴隸販子的藏匿地點有關。
圖片
以麥卡托的黑岩之島為書封、書緣為海水藍的《幽靈島嶼》 (圖片取自博客來)
島嶼之所以「幽靈」、之所以「被發現」,來自15世紀歐洲人開啟海權時代的遠洋探索中,航海家們以歐洲為中心的視角,「發現」不為人知的國家與地區,加上當時航海科技與知識技術的侷限,難以對「眼見為憑」的海上群象下最接近真實的註解。幽靈島嶼在海圖上的標誌與抹去,有時並不是單純的認知謬誤,更可能涉及人性與權力、故弄玄虛、主權競逐、佔領與殖民凝視,來滿足探險隊的野心,或作為抵抗強權、明哲保身的基地,充滿了對未知的恐懼與希望的投射,但最終往往只是看著海市蜃樓,無功而返。
 
我想本書最迷人之處,除了提供地理冷知識與神遊的起點之外,在於作者從史料蒐集的故事中,道出古往今來變動的人海關係、海陸知識與歷史交織而推演的過程,以及潮起浪掩的島嶼文明,在歷史洪流中淪為真正的滄海桑田。
0 評論



發表回覆。

    本月選書

    我們以導讀書本內容的方式,為您介紹與地理息息相關的書籍。你也可以將你所推薦的書,寫成導讀或書評的形式,甚至是對他人的導讀有批評指教,寄至geogdaily@gmail.com,讓更多人看見好書或對書本的另類見解。

    發文時間

    三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六月 2018
    四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九月 2017
    九月 2016
    三月 2016
    一月 2016
    七月 2015
    六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三月 2015
    一月 2015
    十月 2014



    相關學術普及資源
    
    巷仔口社會學
    菜市場政治學
    芭樂人類學
    歷史學柑仔店
    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
    人社東華 
    PanSci 泛科學 


    RSS 訂閱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
  • 走出象牙塔| Home
    • 關於我們│About
    • 投稿│Contribution
    • 悄悄話│Voice
  • 人-非人|>Human
  • 彼地的事|Places
    • 世界角落|Corners
    • 城鎮的過客|Encountering
    • 一帶一路|OBOR
    • 紐約起底|Beneath New York
    • 大韓民國|Beyond Korea
  • 地理放大鏡|Advanced
    • 地理概念|Concepts
    • 最新地理學 | Geography Studies
    • 書評| Book reviews
    • 影像評論|Film reviews
  • 地理主|Geogloggers
    • 地球上的火星人-下巴
    • 喜德微旅行
    • 地方 賊 The thief Of places
    • 人間食革
    • 海岸時光,Coastal Time
  • 論壇 | Geogforum
  • 專訪│Inter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