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地理系課程委員會今(20)日召開102-2例行會議,並未處理先前沸沸揚揚的分流架構,而是在既有不分流架構下進行討論。討論事項包括新開課程的審核、碩士論文的大綱口試,以及人文地理相關課程的變革。會議最後做成決議「廢除人文地理四選二」,改由兩門必修課程代替,並研議將人文地理學通論一併放到上學期授課;另外,課委會亦決議實施碩士論文大綱的預口試制度,以確保地理所論文品質、幫助學生學習。
取消四選二制度 人文地理改兩門整合性必修
由於過去台大地理系屬較偏向自然地理學的訓練,起初人文地理學的教師人數較少,因此僅能開成兩門人文地理課程;而後,隨著人文地理學的教師逐漸增加,因而改成「四選二」制度以因應當初所設計「必修兩門人文地理」的構想。近年來,台大地理系持續新聘人文地理專業的教師,「四選二」實際上應該將更多課程納入選擇,否則顯得不合時宜。然而,徐進鈺主任表示「總不能每次新聘教師就要改」,加上目前諸多人文地理的選修課程有重疊之處,且採自主選修,也會出現學生程度不一的教學困難,因此建議將現行四門人文地理的課程加以整合,改為「城市區域發展」與「社會自然文化」兩門,作為二年級的必修課,這兩門課也是地理所考試的科目。原來的四門專門地理學,改為教師自由開課的選修,內容也能較為深入,並將會設計擋修,若沒修過大二兩門必修便不能跳修。
與會委員提出「廢四選二」對教育學程學生的衝擊,認為教育學程學生若要修習都市地理、經濟地理等課程,便必須多修兩門大二必修,會成為負擔。對此,其他委員指出地理科教師的選備課程是從33學分中選擇21學分,而「廢四選二」主要影響的會是「非地理系」、卻想取得地理教師資格的外系生,他們可以選擇33學分中未擋修的課程修習,「可以閃得掉」。「廢四選二」的制度將適用103學年度的入學新生(現在的高三)。
人文地理通論上移 地思研方擬「自」「人」分家
課委會有提案建議將人文地理學通論與自然地理學通論對調,由於先接觸「pure scientist」(純科學家)的思想,再學習人文地理的相關內涵時,會較難以進入狀況。相較之下,提案者認為先接觸思想多元的人文地理,再學習實證主義傳統的自然地理學不會有困難,因此建議調換。自然地理組的委員認為現行安排,是為了在大一下能進入較專業的分科,如普通地質學,因此不宜調換。
系辦人員指出,過去在地理學通論總共12學分的時期,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通論是不同的兩門全年課程,並且同時教授。與會委員因此認為,將人文地理通論同時放到上學期並不會有困難,開授「計算機概論與程式設計」的莊振義老師也提出在大一上開這門課程,所舉的例子學生似乎很難進入情況,因此建議可讓此門課與人文地理通論調換。此外,課委會也對「地理思想」與「研究方法」進行討論,確定前者將改為另外研擬出一門設計給自然地理學生的課程,由學生自行選擇;而「研究方法」則待之後繼續討論是否亦要分班上課,以符合人文與自然學科的需要。這部分的課程變化最快將適用於104學年度的在學者。而相關決議也將交付系務會議討論。
碩論大綱預口試? 擬廢除參加研討會要求
本日課委會還處理了5月1日學生事務指導委員會移請討論的議案,也就是關於碩士論文是否需要進行論文大綱(proposal)的預口試。會中指出,由於現行制度下,學生論文的品質難以穩定,「專題討論二」的課程中,也是晚報告的人報告得比早報告的詳盡,因此認為應該在「專題討論二」前有對於論文大綱的預口試。所學會會長王俞涵指出,現行希望學生參與研討會的畢業要求,實際上對學生幫助不大,由於研討會並未審查、與會人士也大多給予「場面話」評論,因此希望以大綱預口試取代研討會要求。
與會委員一致認為,增設預口試將有助於指導教授掌握學生論文品質,也認為此舉已有許多研究所採納,因此做成決議,最快將由下一屆的研究所新生適用,而細節則待台大地理所學會予以公告。
取消四選二制度 人文地理改兩門整合性必修
由於過去台大地理系屬較偏向自然地理學的訓練,起初人文地理學的教師人數較少,因此僅能開成兩門人文地理課程;而後,隨著人文地理學的教師逐漸增加,因而改成「四選二」制度以因應當初所設計「必修兩門人文地理」的構想。近年來,台大地理系持續新聘人文地理專業的教師,「四選二」實際上應該將更多課程納入選擇,否則顯得不合時宜。然而,徐進鈺主任表示「總不能每次新聘教師就要改」,加上目前諸多人文地理的選修課程有重疊之處,且採自主選修,也會出現學生程度不一的教學困難,因此建議將現行四門人文地理的課程加以整合,改為「城市區域發展」與「社會自然文化」兩門,作為二年級的必修課,這兩門課也是地理所考試的科目。原來的四門專門地理學,改為教師自由開課的選修,內容也能較為深入,並將會設計擋修,若沒修過大二兩門必修便不能跳修。
與會委員提出「廢四選二」對教育學程學生的衝擊,認為教育學程學生若要修習都市地理、經濟地理等課程,便必須多修兩門大二必修,會成為負擔。對此,其他委員指出地理科教師的選備課程是從33學分中選擇21學分,而「廢四選二」主要影響的會是「非地理系」、卻想取得地理教師資格的外系生,他們可以選擇33學分中未擋修的課程修習,「可以閃得掉」。「廢四選二」的制度將適用103學年度的入學新生(現在的高三)。
人文地理通論上移 地思研方擬「自」「人」分家
課委會有提案建議將人文地理學通論與自然地理學通論對調,由於先接觸「pure scientist」(純科學家)的思想,再學習人文地理的相關內涵時,會較難以進入狀況。相較之下,提案者認為先接觸思想多元的人文地理,再學習實證主義傳統的自然地理學不會有困難,因此建議調換。自然地理組的委員認為現行安排,是為了在大一下能進入較專業的分科,如普通地質學,因此不宜調換。
系辦人員指出,過去在地理學通論總共12學分的時期,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通論是不同的兩門全年課程,並且同時教授。與會委員因此認為,將人文地理通論同時放到上學期並不會有困難,開授「計算機概論與程式設計」的莊振義老師也提出在大一上開這門課程,所舉的例子學生似乎很難進入情況,因此建議可讓此門課與人文地理通論調換。此外,課委會也對「地理思想」與「研究方法」進行討論,確定前者將改為另外研擬出一門設計給自然地理學生的課程,由學生自行選擇;而「研究方法」則待之後繼續討論是否亦要分班上課,以符合人文與自然學科的需要。這部分的課程變化最快將適用於104學年度的在學者。而相關決議也將交付系務會議討論。
碩論大綱預口試? 擬廢除參加研討會要求
本日課委會還處理了5月1日學生事務指導委員會移請討論的議案,也就是關於碩士論文是否需要進行論文大綱(proposal)的預口試。會中指出,由於現行制度下,學生論文的品質難以穩定,「專題討論二」的課程中,也是晚報告的人報告得比早報告的詳盡,因此認為應該在「專題討論二」前有對於論文大綱的預口試。所學會會長王俞涵指出,現行希望學生參與研討會的畢業要求,實際上對學生幫助不大,由於研討會並未審查、與會人士也大多給予「場面話」評論,因此希望以大綱預口試取代研討會要求。
與會委員一致認為,增設預口試將有助於指導教授掌握學生論文品質,也認為此舉已有許多研究所採納,因此做成決議,最快將由下一屆的研究所新生適用,而細節則待台大地理所學會予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