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DAILY.地理眼
  • 走出象牙塔| Home
    • 關於我們│About
    • 投稿│Contribution
    • 悄悄話│Voice
  • 人-非人|>Human
  • 彼地的事|Places
    • 世界角落|Corners
    • 城鎮的過客|Encountering
    • 一帶一路|OBOR
    • 紐約起底|Beneath New York
    • 大韓民國|Beyond Korea
  • 地理放大鏡|Advanced
    • 地理概念|Concepts
    • 最新地理學 | Geography Studies
    • 書評| Book reviews
    • 影像評論|Film reviews
  • 地理主|Geogloggers
    • 地球上的火星人-下巴
    • 喜德微旅行
    • 地方 賊 The thief Of places
    • 人間食革
    • 海岸時光,Coastal Time
  • 論壇 | Geogforum
  • 專訪│Interview

世界角落
Corners

【金門】四月初的移動焦慮

5/13/2014

0 評論

 
文/盧怡文(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四年級)
图片往往只有在塞車時,一般人才能體會到移動的重要(圖片來源:好房網)
  四月初,新聞媒體不斷播報著國道上的車潮與平均車速,交通部臺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也不斷更新即時國道車流量。

  為什麼四月天的國道變得如此喧囂?因為,四月是一個返鄉的季節。四月四日清明節連假返鄉是我們承襲已久的風俗習慣,近年來更成為國人放鬆的旅遊旺季。從國道上車流量大增、平均時速劇降,便可知道清明連假對中長程「移動」有高度需求的大量人群。因此,四月初的移動問題成為了萬眾矚目的焦點。

  但什麼是移動?移動不就是稀鬆平常的事嗎?不難想像日常生活中舉凡走路、騎腳踏車、舉手、吃東西…每一個動作都是在移動,不論是移動了我們自身或其他事物。移動研究的著名學者Peter Adey在《移動》一書中對移動下了一個註解:「移動性即命脈。」這樣的註解簡單扼要地說明了移動本就是構成人生活的基本要素,沒有移動我們就無法生活;沒有移動性,我們就活不了;沒有移動性,我們工作或抵達最近的食物來源,也無法保持身體健康;我們無法建立並維繫社會關係,我們也無法抵達遠方或近旁。的確,移動真的太稀鬆平常了!它近乎完全地鑲嵌於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舉動,因此,在一般的生活中我們真的很難意識到我們正在「移動」,但是一旦當我們無法移動的時候,我們卻會覺得倍感焦慮和痛苦,並且也似乎只有在這種時候我們才會意識到移動的重要性,以及能動的方便性。

  就像四月初國道的移動問題之所以浮現,不外乎就是過多的人潮湧上國道,使得交通壅塞,讓移動從理所當然的事突然變成一件很不便利、難以達成的事情,並且更重要的是移動變得不方便之後,人們開始產生一種對於時間流失的無力感,以及對於喪失時間掌握度,進而產生了行程延宕、無法掌握的焦慮感,對於這種感覺可以將之稱為「移動焦慮」。

图片大霧鎖金常常出現在新聞畫面上(圖片來源:TVBS)
  一般而言,移動焦慮的出現往往在於移動在實踐上變得窒礙難行時,但是正因為移動牽涉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經驗,以及個人生活需求,所以每個人對於移動焦慮的感覺大不相同,而不同移動形式所造成的移動焦慮也不盡相同。就好比清明返鄉這個例子而言,國道上的人群感受到的是車潮、車速的焦慮,但是花東地區的民眾可能對國道問題毫無感覺,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受困於買不到火車票的焦慮當中,此外,離島的民眾則可能因為機場關場、飛機停飛感到焦慮。

  比起移動焦慮的浮現與察覺,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移動為什麼出現焦慮?哪些群體出現了焦慮?再者,同樣是移動,也同樣為著清明返鄉的目的移動,為什麼焦慮的來源如此不同?事實上,這牽涉一切令移動成為可能的條件。換句話說,移動並不如我們一般所體驗的那麼簡單、輕鬆、便捷。相反的,移動是由一系列複雜的組織所構成的可能性,並且牽涉到不同群體、不同移動經驗者、不同移動需求者…等不同狀況而有一連串關於移動的複雜反應。

  四月初的國道即時快報,它反映的不只是大量的人潮,更帶領我們從這個切入點重新探討移動,以及關於移動焦慮的一些事情。如同前面所提到的,不同的移動經驗與需求,會產生不同的移動渴望與焦慮。那麼在金門觀點之下,移動的渴望是什麼?焦慮為什麼而生? 


  金門是台灣的外島,並且因為海洋的隔絕性經常被規劃為偏鄉地區,的確,金門在地擁有的資源並不如本島豐厚,包含從具象的生活物資、就業機會、教育資源、醫療需求……,到抽象的消費欲望、城市感的追求、生活的競爭力……等,這些都需要透過移動才能滿足金門人的需求。具體的例子,比方是網拍的物流移動性提供了金門人有機會買到島上沒有的物資,換句話說物流的移動力提高了金門人的購物選擇性;另一個更明顯的例子是大多數的金門學子在大學階段往往選擇離開家鄉,隻身前往本島就讀以獲得更高的學習資源;此外,金門島上醫療資源有限,民眾若需要在地無法提供的醫療服務,則必須離開金門島,前往台灣島尋求協助。從上述的例子看來,「移動」幫助金門人實踐生活需求,並且這些需求很多都是民生的最基本保障。換句話說,面對移動的喪失,金門人將不僅僅面對時間的喪失與行程無法掌握的表面問題,更根本的來說,金門人面臨的是民生保障喪失,也沒有途徑去追求的困境。

  四月的金門移動困境就是一個很明顯的案例。清明節的金門移動困境並不像國道塞車那麼單純,而是一個返鄉群眾群聚機場搶著候補機位的現象,但卻也不僅僅是買不到機票的問題,事實上金門清明節的聯外機票早在一月就會開賣,三月再加開班機,故有第二波買票的機會,因此訂票需求雖高,但卻不是返鄉移動最主要的困難性。基本上,清明金門移動的最大挑戰是天候,因為在雨紛紛的清明時節,金門時常被大霧壟罩,一旦「大霧鎖金」使得飛航安全低於標準,那麼飛機到達不了的金門島將會成為一個與外界失聯的孤島,在金門的遊客離不開,返鄉的子民也回不去。

  金門觀點下的移動問題其實是移動研究中很有特色的個案,其特殊性主要有兩點:其一在於金門聯外交通長久以往都只仰賴飛航,而這種對於飛航存在高度依賴性,並且也沒有其他的交通的替代方式,使得金門人只存在能動跟不能動兩種移動劇本,看不見國道上的緩速問題,也沒有選擇替代道路的可能性。其二是金門對於飛航的高度依賴,使得天候的飛航條件主導著金門交通的能動性,假使飛航技術不能突破天候的限制,或者金門聯外交通沒有開發出其他可能性,等同於金門的聯外交通在天候不佳時勢必會受到阻撓,民眾的移動困境亦不可能獲得消除。

  移動的挑戰,往往在移動出現困難之後才會被關注,然而當移動恢復之後,移動的挑戰能否被正視與意圖解決,決定了移動的困境會不會再度浮現。數十年來,金門清明節的移動困難未曾獲得緩解,甚至在民眾受困機場之時,新聞媒體亦未曾如國道塞車景況般高度關注。因此,必須有更多人一起來描繪金門的移動故事,讓金門的移動困境被更多未曾體驗過的人了解與關注,如此一來,才能促使政府與各方致力於協助金門人解決移動困境的問題。 
0 評論



發表回覆。

    發文時間

    十二月 2018
    十月 2018
    四月 2017
    十月 2016
    一月 2016
    十二月 2015
    十一月 2015
    十月 2015
    九月 2015
    八月 2015
    七月 2015
    六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三月 2015
    二月 2015
    十二月 2014
    九月 2014
    七月 2014
    六月 2014
    五月 2014
    四月 2014
    三月 2014
    二月 2014
    十二月 2013

    RSS 訂閱

    議題與位置

    全部
    Agriculture
    Animal
    Culture
    Economy
    Environment
    Ethnicity
    Food
    Gender
    Housing
    Labor
    Medical
    Mobility
    Politics
    Poverty
    Religion
    Social Movements
    Urban Planning
    亞洲
    亞洲
    大洋洲
    歐洲
    美洲
    非洲


    小額捐款支持地理眼
    Amount

    相關學術普及資源

    巷仔口社會學
    菜市場政治學
    芭樂人類學
    歷史學柑仔店
    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
    人社東華 
    PanSci 泛科學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
  • 走出象牙塔| Home
    • 關於我們│About
    • 投稿│Contribution
    • 悄悄話│Voice
  • 人-非人|>Human
  • 彼地的事|Places
    • 世界角落|Corners
    • 城鎮的過客|Encountering
    • 一帶一路|OBOR
    • 紐約起底|Beneath New York
    • 大韓民國|Beyond Korea
  • 地理放大鏡|Advanced
    • 地理概念|Concepts
    • 最新地理學 | Geography Studies
    • 書評| Book reviews
    • 影像評論|Film reviews
  • 地理主|Geogloggers
    • 地球上的火星人-下巴
    • 喜德微旅行
    • 地方 賊 The thief Of places
    • 人間食革
    • 海岸時光,Coastal Time
  • 論壇 | Geogforum
  • 專訪│Inter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