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DAILY.地理眼
  • 走出象牙塔| Home
    • 關於我們│About
    • 投稿│Contribution
    • 悄悄話│Voice
  • 人-非人|>Human
  • 彼地的事|Places
    • 世界角落|Corners
    • 城鎮的過客|Encountering
    • 一帶一路|OBOR
    • 紐約起底|Beneath New York
    • 大韓民國|Beyond Korea
  • 地理放大鏡|Advanced
    • 地理概念|Concepts
    • 最新地理學 | Geography Studies
    • 書評| Book reviews
    • 影像評論|Film reviews
  • 地理主|Geogloggers
    • 地球上的火星人-下巴
    • 喜德微旅行
    • 地方 賊 The thief Of places
    • 人間食革
    • 海岸時光,Coastal Time
  • 論壇 | Geogforum
  • 專訪│Interview

世界角落
Corners

【韓國】同志生活在首爾:一個與台北經驗的對比

12/16/2013

0 評論

 
文/賴彥甫(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所碩士生)
图片GRAY是首爾最熱鬧的同志夜店(攝/賴彥甫)

  相較於南韓,身在台灣作為LGBT的一份子,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南韓是奉行儒家思想的保守社會,年齡階層嚴明,並強調異性戀作為婚家價值的正典主體。再加上南韓社會有非常高比例(約莫佔總人口數五分之一)的基督教信仰族群,教會系統發達。因此,相對台灣而言,南韓是個homos[1]無法輕易現身、出櫃的社會。

  LGBT在首爾可以說是隱形的(invisible)。走在首爾街上,不如台北那樣可以輕易地就穿著或打扮來辨識同志,只有在特定的時間和區域如入夜的鍾路(종로,Jongno)或梨泰院(이태원동,Itaewon)等地,能藉由耳環配戴或時髦打扮等隱晦的方式稍加辨別。雖然韓國社會對LGBT族群有不小的壓力,例如強調異性戀價值的婚家性相,但二十年來,在韓國民主化歷程的脈絡下,以女性主義與同志為主體之性公民、人權運動亦積極開展,無論是以學生為主的性異議社團,又或社群網站BBS等,近幾年來,性別運動已在南韓社會開展。不過,目前仍很難在首爾的街上,看到更多樣化的性別樣貌。

  台灣社會如90年代的美國都會地區,對LGBT態度開放友善。隨之而來的現象是粉紅經濟的興起,以同志為主要消費客群的休閒空間逐步成長。例如,近五年來,台北市的同志酒吧(或夜店)在西門町、林森北路、東區一帶發展,甚至產生群聚的現象。西門町甚至被認為已達市場飽和。然而,即便首爾是南韓最大城,且社會已對LGBT有較多的認識,但以LGBT為主的消費空間仍不見明顯的增長,女同志酒吧甚至不到十家,並逐步減少中。首爾這類消費空間之所以短少,與當地LGBT社群的身分認同與空間發展有關。以當前首爾的女同志社群為例,家戶如分租賃居處,亦即台灣稱謂的彩紅宿舍,是比酒吧等消費空間更為重要的社會交際與身分認同的實踐空間。因此,LGBT消費空間在首爾的發展狀況,似乎有異於當前美國或台灣社會的經驗。至於更詳細的原因為何,則有待進一步研究。


图片梨泰院一間標榜跨性別的酒吧(攝/萬宗綸)
  雖然首爾的男同志夜店不如台北發達,但仍然有相當出色的店家,例如位於梨泰院的GRAY。台北與首爾兩地男同志社群的音樂文化相近,除了夜店中常可聽見的house music之外,Korean pop都是不可短缺的節目。在台北G Star中,安排K-pop為熱門時段,並且播放長達一至二小時,但由於K-pop的舞姿在台灣同志社群的性意識脈絡中容易被貼上娘娘腔的刻板標籤,不合於陽剛氣質的追求,因此產生了明確的性政治。然而,在GRAY這家夜店中,只播十來分鐘的K-pop,但這十來分鐘熱鬧非凡,像是台灣的男同志在夜店中聽到女神張惠妹的〈三天三夜〉那樣,整場歡騰。跳K-pop的男同志不會被視作娘娘腔,並無產生明確的性政治。因此,台韓兩地的同志夜店雖然有類似的音樂文化,但K-pop在台韓兩地的同志夜店卻有不同的操演邏輯。該現象的地理脈絡值得更進一步比較、探究。

  台韓兩地社會的經濟與民主歷程類似,而性別運動與休閒空間發展亦有諸多相近之處。近年來,台灣同志平權運動與連帶的研究議題,與中國、香港等地連結並開展公共議論。除了上述奠基在同文同種的華人性的比較脈絡之下,台韓LGBT文化立基於經濟與民主發展歷程的比較研討,不僅能豐富台灣同志研究的視野,且能更廣泛地連結東亞的酷兒經驗。對當前有別於西方、以東亞為主體的性別又或同志議題的發展而言,台韓比較研究的開展,是相當重要的思想工作。

註解


[1] 習慣上,南韓稱同志為homos,韓語拼音為iban。台灣比較常用gay來代表同志,但gay一詞在韓國是指涉跨性別者(transgendered persons)。為了方便起見,我以LGBT一字指涉台韓相對於異性戀之性別主體。

0 評論



發表回覆。

    發文時間

    十二月 2018
    十月 2018
    四月 2017
    十月 2016
    一月 2016
    十二月 2015
    十一月 2015
    十月 2015
    九月 2015
    八月 2015
    七月 2015
    六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三月 2015
    二月 2015
    十二月 2014
    九月 2014
    七月 2014
    六月 2014
    五月 2014
    四月 2014
    三月 2014
    二月 2014
    十二月 2013

    RSS 訂閱

    議題與位置

    全部
    Agriculture
    Animal
    Culture
    Economy
    Environment
    Ethnicity
    Food
    Gender
    Housing
    Labor
    Medical
    Mobility
    Politics
    Poverty
    Religion
    Social Movements
    Urban Planning
    亞洲
    亞洲
    大洋洲
    歐洲
    美洲
    非洲


    小額捐款支持地理眼
    Amount

    相關學術普及資源

    巷仔口社會學
    菜市場政治學
    芭樂人類學
    歷史學柑仔店
    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
    人社東華 
    PanSci 泛科學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
  • 走出象牙塔| Home
    • 關於我們│About
    • 投稿│Contribution
    • 悄悄話│Voice
  • 人-非人|>Human
  • 彼地的事|Places
    • 世界角落|Corners
    • 城鎮的過客|Encountering
    • 一帶一路|OBOR
    • 紐約起底|Beneath New York
    • 大韓民國|Beyond Korea
  • 地理放大鏡|Advanced
    • 地理概念|Concepts
    • 最新地理學 | Geography Studies
    • 書評| Book reviews
    • 影像評論|Film reviews
  • 地理主|Geogloggers
    • 地球上的火星人-下巴
    • 喜德微旅行
    • 地方 賊 The thief Of places
    • 人間食革
    • 海岸時光,Coastal Time
  • 論壇 | Geogforum
  • 專訪│Inter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