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鳳琳(台大地理系三年級)
印尼第一位取得法律學士的第三性人士 Mami Yuli 在 2012 年底成立一個照顧 waria的機構,waria 是印尼語,結合了女人(wanita)和男人(pria),用來指稱第三性,無論有無進行變性手術或注射荷爾蒙,只要生理性別是男性,但心理認同為女性,都可以叫做 waria。這個機構目標包括促進印尼第三性的社會處境,以及供第三性作為庇護中心,該處透過社區組織和集體生活來塑造第三性安全的生活環境,靠第三性人士們工作來維持運作,同時印尼政府也給予協助。
Mami Yuli 指出許多NGO把焦點放在關懷年幼的第三性,卻忽略第三性老人的需求。年幼與年邁的弱勢族群照護失衡,也是全球對邊緣團體照護工作的普見問題。印尼的精確第三性人口數未知,粗估在35,000至3,000,000人之間,他們許多都無法取得醫療或其他基本需求,並在所處的社區中有很高的風險面臨貧窮、性侵害、強暴、邊緣化等。
這座庇護中心位在雅加達近郊德博縣(Depok)利莫(Limo)區,有十五位年過五十的 waria 共同生活,她們靠製作蛋糕販售給鄰居們,以及 Mami Yuli 的理髮工作,與在不同活動擔任發言人來維持經濟收入。她們每周都會探訪寡婦並贈送速食麵,並邀請不同信仰的年輕人參與每月的討論會。此外,她們也會在聖誕節及開齋節派發食品,有時會邀請社區領袖一起探討毒品及愛滋病問題。
在印尼,性別少數出櫃代表著將面對家庭內部壓力、社會壓力等,這些包含了情感層面的認同問題,被逐出家門或因為經濟支援中斷而無法求學的案例屢見不鮮;也包括言語及肢體上的暴力,遭受軍官、醫生歧視甚至毆打等。以 waria 為例,許多人被迫成為性工作者或是淪落以乞討維生,面臨嚴重的經濟問題、醫療資源取得不易、社會資源短缺、缺乏認同等。
印尼雖然沒有國教,但政府規定一定要信仰宗教(潘查希拉,印度尼西亞建國五項基本原則,第一條),雖然憲法規定宗教自由,但政府僅承認六種宗教:伊斯蘭教、新教、天主教、印度教、佛教及儒教,其中以伊斯蘭教佔 81% 為大宗,基度教 9% 位居其次。以 Mami Yuli 的經歷為例,她因為生長在虔誠的天主教家庭,性傾向不被父母接受,自從被揭露變性後家中便斷絕往來。
在宗教與生活緊密結合的社會文化下,在印尼LGBT族群要提高社會的接受程度面對相當的困難,與宗教教義的直接衝突為最大的阻礙。要改變這樣的狀況,從實質層面著手改善性別少數族群的社會處境為迫切需求,一如成立庇護中心的實質做為,除了改善變性女人們所面臨的生活困境,也能進一步在鄰里中曝光、互動,相較於直接衝撞宗教,建立在日常中的影響能更有效地促進LGBT人權。
參考資料:
1. UCA News (2013/12/19). Catholic transgender ex-prostitute tackles intolerance. http://www.ucanews.com/news/catholic-transgender-ex-prostitute-tackles-intolerance/69904 (retrieved on 2014/02/23)
2. 苦勞網 2013。印尼尤莉媽咪 帶變性人建家園。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3523 (擷取日期:2014/02/23)
3. 苦勞網 2013。印尼變性之家 老小姐溫暖角落。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3524 (擷取日期:2014/02/23)
4. 維基百科 2014。印度尼西亞。http://zh.wikipedia.org/wiki/印度尼西亚#.E5.AE.97.E6.95.99 (擷取日期:2014/02/23)
Mami Yuli 指出許多NGO把焦點放在關懷年幼的第三性,卻忽略第三性老人的需求。年幼與年邁的弱勢族群照護失衡,也是全球對邊緣團體照護工作的普見問題。印尼的精確第三性人口數未知,粗估在35,000至3,000,000人之間,他們許多都無法取得醫療或其他基本需求,並在所處的社區中有很高的風險面臨貧窮、性侵害、強暴、邊緣化等。
這座庇護中心位在雅加達近郊德博縣(Depok)利莫(Limo)區,有十五位年過五十的 waria 共同生活,她們靠製作蛋糕販售給鄰居們,以及 Mami Yuli 的理髮工作,與在不同活動擔任發言人來維持經濟收入。她們每周都會探訪寡婦並贈送速食麵,並邀請不同信仰的年輕人參與每月的討論會。此外,她們也會在聖誕節及開齋節派發食品,有時會邀請社區領袖一起探討毒品及愛滋病問題。
在印尼,性別少數出櫃代表著將面對家庭內部壓力、社會壓力等,這些包含了情感層面的認同問題,被逐出家門或因為經濟支援中斷而無法求學的案例屢見不鮮;也包括言語及肢體上的暴力,遭受軍官、醫生歧視甚至毆打等。以 waria 為例,許多人被迫成為性工作者或是淪落以乞討維生,面臨嚴重的經濟問題、醫療資源取得不易、社會資源短缺、缺乏認同等。
印尼雖然沒有國教,但政府規定一定要信仰宗教(潘查希拉,印度尼西亞建國五項基本原則,第一條),雖然憲法規定宗教自由,但政府僅承認六種宗教:伊斯蘭教、新教、天主教、印度教、佛教及儒教,其中以伊斯蘭教佔 81% 為大宗,基度教 9% 位居其次。以 Mami Yuli 的經歷為例,她因為生長在虔誠的天主教家庭,性傾向不被父母接受,自從被揭露變性後家中便斷絕往來。
在宗教與生活緊密結合的社會文化下,在印尼LGBT族群要提高社會的接受程度面對相當的困難,與宗教教義的直接衝突為最大的阻礙。要改變這樣的狀況,從實質層面著手改善性別少數族群的社會處境為迫切需求,一如成立庇護中心的實質做為,除了改善變性女人們所面臨的生活困境,也能進一步在鄰里中曝光、互動,相較於直接衝撞宗教,建立在日常中的影響能更有效地促進LGBT人權。
參考資料:
1. UCA News (2013/12/19). Catholic transgender ex-prostitute tackles intolerance. http://www.ucanews.com/news/catholic-transgender-ex-prostitute-tackles-intolerance/69904 (retrieved on 2014/02/23)
2. 苦勞網 2013。印尼尤莉媽咪 帶變性人建家園。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3523 (擷取日期:2014/02/23)
3. 苦勞網 2013。印尼變性之家 老小姐溫暖角落。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3524 (擷取日期:2014/02/23)
4. 維基百科 2014。印度尼西亞。http://zh.wikipedia.org/wiki/印度尼西亚#.E5.AE.97.E6.95.99 (擷取日期:2014/02/23)
台灣有為數不少的印尼籍看護,但有關印尼的事務卻鮮少人知,印度尼西亞為總統制共和國,採行單一制,政治權力集中於中央政府。亦為東南亞國家協會創立國之一、G20成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