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DAILY.地理眼
  • 走出象牙塔| Home
    • 關於我們│About
    • 投稿│Contribution
    • 悄悄話│Voice
  • 人-非人|>Human
  • 彼地的事|Places
    • 世界角落|Corners
    • 城鎮的過客|Encountering
    • 一帶一路|OBOR
    • 紐約起底|Beneath New York
    • 大韓民國|Beyond Korea
  • 地理放大鏡|Advanced
    • 地理概念|Concepts
    • 最新地理學 | Geography Studies
    • 書評| Book reviews
    • 影像評論|Film reviews
  • 地理主|Geogloggers
    • 地球上的火星人-下巴
    • 喜德微旅行
    • 地方 賊 The thief Of places
    • 人間食革
    • 海岸時光,Coastal Time
  • 論壇 | Geogforum
  • 專訪│Interview

世界角落
Corners

寮國:「菸」霧繚繞的佛教聖地

7/31/2015

0 評論

 
文/吳音妮(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生)
图片
居處緬泰寮邊境高地的阿卡族男性混合吸食著鴉片與菸草(圖片來源:維基共享)
  根據2003 年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寮國國民成人吸菸比例高達40.3%,高居東協之冠,其中,成年男性吸菸比例67.7%,排名全球第3。在世界地圖中看起來相當不可思議,寮國就這麼在中南半島亮了起來。本文將介紹寮國國內嚴重的吸菸狀況,並導入經濟層面、全球化企業造成此一現象的原因,最後說明吸菸的危害和可施行的改善方針。

图片
2012 年各國成人吸菸比例(圖片來源: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
  更令人驚訝的是,寮國的醫療人員與僧侶,也都存在高比例的癮君子。東南亞菸害防制聯盟(SEATCA)對寮國全國各地千名醫師抽測,結果將近三成醫師曾經或正在吸菸。另一份針對佛寺僧侶的抽測結果顯示,超過半數曾經吸過菸。寮國是一個佛教國家,85%人民是佛教徒,一般男性曾在青少年時期到到佛寺出家,作為成年禮。79.1%有吸菸的受測者坦承他們在寺廟的期間開始接觸香菸,和統計顯示寮國人民大部分於青少年時期開始吸菸不謀而合。

  醫師和僧侶作為人民的模範,無視政令宣導和菸害知識,不避諱香菸,由此看來,吸菸在寮國似乎是「不被重視的惡習」。

  而吸菸人口中,不只是性別有顯著差異(男:女=4:1),吸菸行為更反映在職業、居住地和族群的不同。根據 2007 年全球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GYTS),寮國多數吸菸人口為農民,分布在鄉村地區,而且絕大多數吸菸者是 Loum 族。這反映出不但教育程度、經濟狀況可能影響吸菸普及率,就連族群的身分識別、風俗習慣,都是影響吸菸的因素。

图片
2007 年寮國北、中、南吸菸人口之民族調查(圖片來源:Lao PDR Tobacco Tax Report Card,2010)
图片2001~2005 年菸草占寮國農業GDP 百分比(資料來源:SEATCA,2008)
為何吸菸人口比例高?寮國的菸草經濟

  近年來,寮國政府雖然加強了菸害宣導,但各種背道而馳、推行種植菸草的政令顯示,顯然追逐獲利才是政府真正的態度。因為菸草是寮國相當重要的農作物,從生產、製造到販售,都為寮國提高不少國內生產毛額(GDP)。

  雖然種植菸草在寮國有淵遠的歷史,然而它並非一開始就是國家賴以生存的作物。追溯菸草產業開始在寮國蓬勃發展的時期,可推回 2000 年初寮國政府開始改革開放,推動一系列國有企業私有化。當時外國企業紛紛搶進市場,並透過許多不合理的借貸、租約向政府和人民搜刮消費及所得,菸草事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2001 年菸草私有化時,英國帝國菸草集團(Imperial Tobacco Group)看準市場,和寮國政府合辦公司,並簽署了一份保障菸草事業的合約,約定將來二十年香菸能以極低稅率在寮國國內販售。根據統計,菸草公司至 2006 年底規避的稅賦,至少有1507 萬美元。除此之外,菸草公司購買土地、引進加工技術,從生產、製造到販賣,全面控制寮國的香菸市場,短短幾年已獲得龐大利潤。寮國政府憑稅收和持有香菸公司約五
成股份,每年也有相當高的獲利,也因此加速推動著種植菸草的政策。


图片
2000~2007 年寮國政府菸草稅收及營收(1新台幣約等於263 元的Lao Kip)(資料來源:SEATCA ,2008)
全球化下的菸草市場

  寮國並不是唯一受香菸毒害的亞洲國家。近年來,隨著健康意識提升,香菸逐漸遭歐洲市場驅逐,菸草企業紛紛轉向發展中的亞洲各國求存。在多數國家尚未建立菸害觀念的情況下,香菸商品用極低的稅率在市場上逐漸蓬勃發展,成為投資新興標的。

  寮國因為和企業簽訂的制稅合約,香菸市價(特別是便宜品牌)在過去十年幾乎沒有改變。然而寮國和亞洲多數國家一樣,正以每年將近 10% 的 GDP 成長率快速進步,比較平均國民所得與香菸價格,計算出買一百包香菸所占所得比例,可以明顯發現香菸越來越便宜。許多研究都指出,香菸在越窮的國家,對照所得來看,反而越便宜。

吸菸帶來的危害─醫療支出

  菸草不只關係到一國稅收問題,更嚴重影響到國民的健康。寮國的前六大死因有四項是吸菸會加劇的中風、慢性病、肺癌及肺部疾病,寮國肺病比例更高居全球第3。寮國全國每年耗費22%的醫療支出治療這些吸菸相關疾病,費用高達三百萬美元,其中77%由家庭負擔,剩下則由政府和保險支付,平均每個家庭在酒精及香菸上的消費還高於醫療花費。



  2013 年,一份針對位於寮國首都永珍一所醫學大學施測的研究顯示,受測506名學生當中僅5.07%學生抽菸。而最新統計資料顯示青少年吸菸比例正快速下降,這很有可能和寮國近年中學入學率上升有關。要解決國民吸菸習性,教育成了解決之道。寮國農民教育程度不高,青少年時期即開始工作,同儕之間普遍流行抽菸,間接反映出吸菸在鄉村普及的情況。

图片
寮國北部的孩子(圖片來源:Flickr,Dietmar Temps)
  另一方面,經東南亞菸害防制聯盟(SAETCA)專家計算,若寮國政府能開始修正菸草合約,按照國內現有法律執行,至 2028 年稅收將大幅提高51.14%5,多出來的經費將能用來支持醫療花費、菸害政令宣導和提升教育,同時因香菸買氣下降(假設香菸價格將因稅率提高而上漲),吸菸人口減少,也能降低吸菸導致的疾病,並讓孩童遠離吸菸環境,降低死亡率、增加勞動力。由此可見,稅率改善是當務之急。菸草事業在過去十幾年來為寮國帶來相當高的經濟效益,然而政府損失的稅收和人民的健康卻無法彌補。不讓煙燻覆蓋寮國未來,望寮國政府能早日看清遠景,著手洗淨毒害。


參考資料

  1. Smoking Patterns for both Sexes (2012). 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  
  2. Alongkone Phengsavanh (2008). Smoking Behavior and Tobacco Control among Medical Doctors in Lao PDR. Southeast Asia Tobacco Control Alliance (SAETCA). 
  3. Sychareun Vanphanom (2009). Smoking Prevalence, Determinants,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Habits among Buddhist Monks in Lao PDR. doi: 10.1186/1756-0500-2-100
  4. Dr. Maniphanh Vongphosy (2010). Lao PDR Tobacco Tax Report Card 2010. Southeast Asia Initiative on Tobacco Tax (SITT).
  5. Isra Sarntisart (2008). Tax Policies for Tobacco Industry in Lao PDR. SAETCA. 
  6. Ms. Sophapan Ratanachena, Dr. Ulysses Dorotheo (2012). Cigarette Tax and Price: Affordability and Impacts on Consumption and Revenue. SITT. 
  7. Bloomberg Philanthropies. Cigarette Affordability. Retrieved from http://www.worldlungfoundation.org/ht/a/GetDocumentAction/i/6565
  8. E H Blecher, C P van Walbeek (2003). An international analysis of cigarette affordability. doi:10.1136/tc.2003.006726
  9. Laos Top 50 Causes of Death (2010). World Life Expectancy. 
  10.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15). The World Bank. 


0 評論



發表回覆。

    發文時間

    十二月 2018
    十月 2018
    四月 2017
    十月 2016
    一月 2016
    十二月 2015
    十一月 2015
    十月 2015
    九月 2015
    八月 2015
    七月 2015
    六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三月 2015
    二月 2015
    十二月 2014
    九月 2014
    七月 2014
    六月 2014
    五月 2014
    四月 2014
    三月 2014
    二月 2014
    十二月 2013

    RSS 訂閱

    議題與位置

    全部
    Agriculture
    Animal
    Culture
    Economy
    Environment
    Ethnicity
    Food
    Gender
    Housing
    Labor
    Medical
    Mobility
    Politics
    Poverty
    Religion
    Social Movements
    Urban Planning
    亞洲
    亞洲
    大洋洲
    歐洲
    美洲
    非洲


    小額捐款支持地理眼
    Amount

    相關學術普及資源

    巷仔口社會學
    菜市場政治學
    芭樂人類學
    歷史學柑仔店
    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
    人社東華 
    PanSci 泛科學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
  • 走出象牙塔| Home
    • 關於我們│About
    • 投稿│Contribution
    • 悄悄話│Voice
  • 人-非人|>Human
  • 彼地的事|Places
    • 世界角落|Corners
    • 城鎮的過客|Encountering
    • 一帶一路|OBOR
    • 紐約起底|Beneath New York
    • 大韓民國|Beyond Korea
  • 地理放大鏡|Advanced
    • 地理概念|Concepts
    • 最新地理學 | Geography Studies
    • 書評| Book reviews
    • 影像評論|Film reviews
  • 地理主|Geogloggers
    • 地球上的火星人-下巴
    • 喜德微旅行
    • 地方 賊 The thief Of places
    • 人間食革
    • 海岸時光,Coastal Time
  • 論壇 | Geogforum
  • 專訪│Inter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