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騰億(台大地理系四年級)
根據新華社報導,在新疆超過60萬名少數民族學生,約佔全部學生總數的25.4%開始接受雙語教育。新疆雙語教育指導辦公室副主任受訪時表示,在南疆已有居民自發組成雙語幼稚園並鼓勵兒童就讀。大部分的幼稚園皆已配備電腦、電視、DVD,每位學童也可獲得一年1,000元人民幣的食物補助。自2008年起,中國中央政府便針對新疆的雙語教育投入達12億元人民幣,預計至2012年可達40億元。這名官員並表示雙語教育將可促進不同族群之間的溝通與理解。
新疆雙語教育的推動必須先回溯到中國在少數民族自治區所推動的語言教育政策。自1950年代起,自治區的教育體系可分為兩個系統,在漢語學校裡以教授漢語為主,少數民族語言為副科;反之,在民族語學校裡,漢語便為副科。然而,儘管自治區政府有權安排課程,其教材仍必須由漢語教科書直接翻譯。此外,在職場上就讀漢語學校和民族語學校的學生在就業待遇上大不相同,漢語學校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獲得錄用、升遷,特別是有關政府部門的工作;而民族語學校的學生仍必須多花數年的時間另外學習漢語,才有機會與漢語學校的學生競爭。
雙語幼稚園的概念在臺灣並不陌生,許多家長會將小孩送到幼稚園藉以透過「沈浸式」的語言學習方式,使兒童在無意識中學習語言,以及期待孩童在此能學習融合這兩種語言文化並使用之。報導中並未明確指出幼稚園的語言教育方式,不過理念應基本相同。然而,雙語教育所要面臨的問題並不少。Paloma Robles(2009)指出小學的民族語語言學習時間較過去減少,在小學中母語學習課是從小四才開始的,而能教授母語的教師多提早退休或調轉他職,空下的時間便被漢語教授課程所取代。整體來說,母語教育素質並不高。
維繫族群文化或為個人未來打算成為維族人的兩難,就讀母語學校的確有利於融入維吾爾社群,而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然而基於就業就業與經濟壓力考量,仍有一定數量的維族學生選擇就讀漢語學校,也因此產生了對立。學習母語的維族人認為他們缺乏對維吾爾族的認識而採敵視心態,學習漢語的維族人也認為學習母語的維族人過於心胸狹窄。在此情況下,維漢之間的矛盾不僅可能無法有效解決,反而有進一步加深的可能。
參考資料:
1. Paloma, R. 2009. Uyghurs face an education dilemma . http://www.atimes.com/atimes/China/KJ06Ad01.html
2. 陳雅鈴2006。全美語幼稚園如何影響幼兒(3-7歲)對本土語言及文化的認同及觀感:個案研究。英語教學期刊30(4):87-109。
新疆雙語教育的推動必須先回溯到中國在少數民族自治區所推動的語言教育政策。自1950年代起,自治區的教育體系可分為兩個系統,在漢語學校裡以教授漢語為主,少數民族語言為副科;反之,在民族語學校裡,漢語便為副科。然而,儘管自治區政府有權安排課程,其教材仍必須由漢語教科書直接翻譯。此外,在職場上就讀漢語學校和民族語學校的學生在就業待遇上大不相同,漢語學校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獲得錄用、升遷,特別是有關政府部門的工作;而民族語學校的學生仍必須多花數年的時間另外學習漢語,才有機會與漢語學校的學生競爭。
雙語幼稚園的概念在臺灣並不陌生,許多家長會將小孩送到幼稚園藉以透過「沈浸式」的語言學習方式,使兒童在無意識中學習語言,以及期待孩童在此能學習融合這兩種語言文化並使用之。報導中並未明確指出幼稚園的語言教育方式,不過理念應基本相同。然而,雙語教育所要面臨的問題並不少。Paloma Robles(2009)指出小學的民族語語言學習時間較過去減少,在小學中母語學習課是從小四才開始的,而能教授母語的教師多提早退休或調轉他職,空下的時間便被漢語教授課程所取代。整體來說,母語教育素質並不高。
維繫族群文化或為個人未來打算成為維族人的兩難,就讀母語學校的確有利於融入維吾爾社群,而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然而基於就業就業與經濟壓力考量,仍有一定數量的維族學生選擇就讀漢語學校,也因此產生了對立。學習母語的維族人認為他們缺乏對維吾爾族的認識而採敵視心態,學習漢語的維族人也認為學習母語的維族人過於心胸狹窄。在此情況下,維漢之間的矛盾不僅可能無法有效解決,反而有進一步加深的可能。
參考資料:
1. Paloma, R. 2009. Uyghurs face an education dilemma . http://www.atimes.com/atimes/China/KJ06Ad01.html
2. 陳雅鈴2006。全美語幼稚園如何影響幼兒(3-7歲)對本土語言及文化的認同及觀感:個案研究。英語教學期刊30(4):87-109。
關於【東突厥斯坦】(East Turkestan)
在漢族尚未大規模遷入以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主體民族為信奉伊斯蘭教、說維吾爾語的維吾爾族,文化上也比較偏向突厥—波斯伊斯蘭文化圈而非漢文化為主的東亞文化圈。新疆之於中國,冷戰時期作為作為西北方向的屏障,冷戰結束後則一躍為經貿往來的歐亞大陸橋,然而此地未曾間斷的民族獨立運動卻也被中國官方指控有恐怖組織或境外反華勢力的介入。諸如其地理位置和當今幾項全球化議題(種族、反恐、經貿)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支持新疆獨立運動者,使用歷史上對以巴爾喀什湖—帕米爾高原一線以東的中亞地區的稱謂-東突厥斯坦。
在漢族尚未大規模遷入以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主體民族為信奉伊斯蘭教、說維吾爾語的維吾爾族,文化上也比較偏向突厥—波斯伊斯蘭文化圈而非漢文化為主的東亞文化圈。新疆之於中國,冷戰時期作為作為西北方向的屏障,冷戰結束後則一躍為經貿往來的歐亞大陸橋,然而此地未曾間斷的民族獨立運動卻也被中國官方指控有恐怖組織或境外反華勢力的介入。諸如其地理位置和當今幾項全球化議題(種族、反恐、經貿)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支持新疆獨立運動者,使用歷史上對以巴爾喀什湖—帕米爾高原一線以東的中亞地區的稱謂-東突厥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