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DAILY.地理眼
  • 走出象牙塔| Home
    • 關於我們│About
    • 投稿│Contribution
    • 悄悄話│Voice
  • 人-非人|>Human
  • 彼地的事|Places
    • 世界角落|Corners
    • 城鎮的過客|Encountering
    • 一帶一路|OBOR
    • 紐約起底|Beneath New York
    • 大韓民國|Beyond Korea
  • 地理放大鏡|Advanced
    • 地理概念|Concepts
    • 最新地理學 | Geography Studies
    • 書評| Book reviews
    • 影像評論|Film reviews
  • 地理主|Geogloggers
    • 地球上的火星人-下巴
    • 喜德微旅行
    • 地方 賊 The thief Of places
    • 人間食革
    • 海岸時光,Coastal Time
  • 論壇 | Geogforum
  • 專訪│Interview

地理論壇
geogforum

台灣大選/你看到的是藍藍的原住民嗎?

1/17/2016

8 評論

 
文/江長銓 Hafay Nikar(政治大學民族系碩士生)
图片
原住民被認為是國民黨的大票倉(圖片來源:中國國民黨)
平地原住民族立委兩個關鍵數據
1.投票率 51.72%
2.泛藍得票率 65.25%
 
  台灣總統與立委大選開票結果,泛藍在原住民族地區大勝,你也是看到藍藍的原住民嗎?是什麼原因讓原住民族的立委未曾改變過?是原住民族社會對於台灣主流社會的充耳不聞嗎?

  以平地原住民立委數據做為參考。首先,必須澄清一件事情,你以為原住民都是支持「藍」的嗎?在這次選舉當中,真正支持泛藍的僅有原住民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將近一半的人口並未表示意見,這代表著族人參與選舉的意願相當低落,但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狀況?
 
這一張原住民族的票能做什麼……?
 
  長期以來原住民族社會被主流社會所忽視,甚至在某些議題上與主流社會意見產生極大的衝突(如自治、狩獵與動保、開發與環保),隨之而來的衝擊是無力、無奈與困頓,看不見體制改變的希望,而是在體制中成為「離散的族群」。臺灣原住民族在1960年代大量出走原鄉,演變至今在都會區定居的原住民比原鄉還多,以至其子代面臨認同上的議題產生,雖然有著血統,但對其族群之文化所知甚少,這種不像原住民也不像漢人的離散處境,衍生出族群認同上的模糊困境。
 
  這種長期以來的失落感,間接造成了投票率的低落。另外,加上階級問題、經濟因素等,這些因素脫離不了原住民族「權力」被國家所剝奪的現況,如土地、經濟、法規與原住民族文化所產生的衝突而衍生出各種社會問題。在這樣重重因素下,大量看不見希望的原住民,不認為投票能夠做出改變。更何況,都市原住民投票的成本往往也比一般的返鄉投票更高,台北往返台東的車資將近是1400元,或許選擇多上一天班還比較實際。
 
與國民黨相繫的部落組織
 
  而藍藍的原住民是怎麼來著?關於國民黨如何收編部落組織可以參考Vanessa在MATA TAIWAN的文章,當中也提及民進黨如何被污名化的過程,部落組織在國民黨的運作下變成相當好動員的工具。
 
  然而,文化的力量同時也在此運作,各族群都有對「集體性」的追求,而這個集體性的單位即是「部落」、「氏族」等,每個單位在其群體領袖的主導下,做出了不同的選擇。如阿美族是以男子年齡階級作為主要的社會政治組織,女性則扮演家族決策重要的角色;在公眾事務上是以部落為單位;另外,在不同位階上又有幾個重要的領導者,頭目及其幕僚、青年之父年齡組、領唱者、各年齡組之級長等。當這些文化中的重要領袖主導著部落發展的方向,面臨與部落組織被國民黨化,經費、贊助、補助各種資源的結合,那麼環環相扣的地方政治如此被抓緊在一起了。
​
  或許你看到的是「藍藍的原住民」,而沒看見「不投票的原住民」,兩股勢力的結合導致了今天的結果,因為願意投票的人不夠多,所以既有的政治生態主導了一切,選舉的結果只是不斷世襲著政治世代,日復一日,原住民族的議題仍然不被重視,民主淪為停滯。《台灣原住民選民投票參與之研究》研究中指出,提升原住民選舉的變異性,才有助於參與程度的提升。如果只是喊著「國民黨不倒,台灣才會好」這對於原住民族社會是無感的,更應該關注在「為何不投票」的問題上,以及如何改變這件事情,這才會對所追求的「民主」更有幫助。

責任編輯:練聿修
校稿編輯:練聿修、萬宗綸
8 評論
包正豪
1/17/2016 11:47:38 pm

我所看到一篇論述文字很好的文章,可以延伸其發想成為一篇碩士論文/期刊論文。但我要提醒的是(老師上身),論述若沒有實證證據支撐,很容易就流於空想。因為你討論的問題並非哲學思想問題,而是一個社會現象,同時你嘗試替這個社會現象歸因。

如果只是規範性的哲學思考問題,靠著縝密邏輯論述是可行的。但當你嘗試替觀察到的社會現象尋找原因時,最有力的做法是,提出證據,支持你的論述。這個證據不必然需要量化數字,你可以用人類學的田野調查方法來取得證據。但就你所提到的問題,其實透過量化證據來證明(或者推翻),是比較好的。譬如政治無力感 (political powerless)是否造成原住民的政治疏離(political alienation)。至於其他的問題,我好像都已經在已經出版的幾篇論文當中做過討論了。

回覆
周子揚
1/18/2016 10:40:09 am

補充樓上的一點,我想樓主應該要問的是,原住民為什麼要「民主」?或者「民主」對於原住民的意義是什麼?誠如樓主的理解,原住民文化中「集體」是個很重要的概念,與「民主」是背道而馳的兩端,所以原住民為什麼要「民主」或許是從文化的角度上討論原住民是否有政治疏離感的原因,而不是一味的撇清「藍藍的原住民」。當然這其中民族學和人類學的詮釋是會有差異的,樓主不妨仔細比對,或許碩論的題目就有了呢!

回覆
包正豪
1/18/2016 02:05:38 pm

周先生的提點非常實際, 集體概念和代議民主之間的衝突, 實在是很重要的問題

回覆
大陆客 link
4/18/2016 12:32:34 am

我觉得原住民挺蓝是无奈,因为绿党是福佬沙文党,很自然的把非闽南人排斥在外,排斥是相互的,从而形成天然斥,至少国民党没有排斥原住民吧?把原住民当异类吧?很简单的道理。一句“不讲台语不是台湾人”,这么浅层的逻辑,更别说其它的排斥场合了。我觉得民进党更像东南亚的同乡会,而不是一个为政治理念的政党。政党执政是为了改变整个国家,让所有国人都有受益的。就是为了全国人好,而同乡会呢,则更像是:“国民党腐败,现在要把国民党拉下来,换我民进党腐败“。至少曾经的民进党是这样,未来会怎么样,有待观察。

回覆
Jeff
4/18/2016 10:17:53 am

關於民進黨過去閩南中心的批評,在台灣內部過去討論很多,那也大概是2000年初期的民進黨。政黨的傾向是會改變的 (正如中國共產黨現在也擁抱了過去自己大力批評的資本主義),當代民進黨也改變了很多 (當然可以說是為了選票,但是這也沒什麼不好,民主政治受民意壓力改變也是合理),只是民進黨究竟是假的擁抱多元、還是真心在政策上也會做到,當然是要在未來檢視的。

覺得中國對台灣政治的理解好像是停留在2000年左右? 不大清楚台灣社會運動發展進程的樣子。

回覆
426
6/17/2016 03:18:52 pm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如果說現在台灣政局相較於2000年有什麼不同的話,無非是2012年蔡英文敗選之後放出了民粹這隻大怪獸。

民進黨為了選票,將原本就存在的族群衝突,省籍對立持續地鼓動起來,試圖利用以福佬人為主體的所謂本省人對抗外省國民黨(即將國民黨塑造成外來政權,壓迫本省人),籍此漁翁得利,獲得選票。因為如果光談施政,民進黨是無法比得過在臺耕耘數十載的國民黨的。

然而同時的負面效應就是,民進黨把自己塑造成了福佬人反抗外省人的先鋒,但福佬人卻正是壓迫和屠殺原住民的劊子手!!!

明白了這點,就不難明白為什麼民進黨一直不討原住民喜歡,甚至蔡英文特意在520演講上要特意向原住民道歉了,因為按照民進黨的立場,民進黨不僅和國民黨是天然對立的,更是原住民的天然仇人!

政黨的理念當然會變,經過真理標準的大討論後的TG和大陸人民,不再以階級鬥爭為綱,意識形態掛帥,而是信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說到這裡,這也是大陸和港臺一直不能融洽的根本原因。
大陸人的世界觀是沒有西方所宣傳的普世價值,因為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港臺尤其是台灣,信奉西方那套泊來的民主自由最大的先驗論,在此基礎上只要你不搞西方的那套政體就一定是邪惡的。
於是大家都以為兩岸之間難以融洽的原因是政治問題,可實際上是關於理解世界最根本的哲學問題。

唔,有點跑題了,回到民進黨身上。
民進黨無論是2000年還是2016年,依然每年都大打神主牌228,就是族群撕裂為綱的最好體現。
其實國民黨對228最好的解決時機是在蔣經國開放報禁黨禁時,那個時&

426
6/17/2016 03:07:26 pm

說這些都沒有用,簡單地說,都是民進黨自己造成的。民進黨為了選票,將原本就存在的族群衝突,省籍對立持續地鼓動起來,試圖利用以福佬人為主體的所謂本省人對抗外省國民黨(即將國民黨塑造成外來政權,壓迫本省人),籍此漁翁得利,獲得選票。因為如果光談施政,民進黨是無法比得過在臺耕耘數十載的國民黨的。

然而同時的負面效應就是,民進黨把自己塑造成了福佬人反抗外省人的先鋒,但福佬人卻正是壓迫和屠殺原住民的劊子手!!!

明白了這點,就不難明白為什麼民進黨一直不討原住民喜歡,甚至蔡英文特意在520演講上要特意向原住民道歉了,因為按照民進黨的立場,民進黨不僅和國民黨是天然對立的,更是原住民的天然仇人!

回覆
mass
8/4/2016 05:52:06 am

這恐怕不是旁觀者清,而是超譯了。

回覆



發表回覆。

    Archives

    四月 2018
    十月 2016
    九月 2016
    七月 2016
    六月 2016
    一月 2016
    十二月 2015
    十一月 2015
    十月 2015
    八月 2015
    七月 2015
    六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三月 2015
    二月 2015
    十一月 2014
    十月 2014
    九月 2014
    七月 2014
    六月 2014
    五月 2014
    四月 2014
    十二月 2013
    十一月 2013

    地理論壇投稿方式

    《GeogDaily˙地理眼》歡迎各類型投稿,不限身份,我們徵求以下主題的文章,文長1500~2000字為佳,投稿geogdaily@gmail.com

    1. 地理學觀點時事評論
    2. 地理學研究引介/評論
    3. 學習地理學過程所思
    4. 地理學相關書籍評論

    只要內容適當,本站便會同步刊登於粉絲專頁與網站。你的文章也會登上蘋果日報即時新聞區。


    Sitetag

    RSS 訂閱



    相關學術普及資源

    巷仔口社會學
    菜市場政治學
    芭樂人類學
    歷史學柑仔店
    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
    人社東華 
    PanSci 泛科學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
  • 走出象牙塔| Home
    • 關於我們│About
    • 投稿│Contribution
    • 悄悄話│Voice
  • 人-非人|>Human
  • 彼地的事|Places
    • 世界角落|Corners
    • 城鎮的過客|Encountering
    • 一帶一路|OBOR
    • 紐約起底|Beneath New York
    • 大韓民國|Beyond Korea
  • 地理放大鏡|Advanced
    • 地理概念|Concepts
    • 最新地理學 | Geography Studies
    • 書評| Book reviews
    • 影像評論|Film reviews
  • 地理主|Geogloggers
    • 地球上的火星人-下巴
    • 喜德微旅行
    • 地方 賊 The thief Of places
    • 人間食革
    • 海岸時光,Coastal Time
  • 論壇 | Geogforum
  • 專訪│Inter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