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DAILY.地理眼
  • 走出象牙塔| Home
    • 關於我們│About
    • 投稿│Contribution
    • 悄悄話│Voice
  • 人-非人|>Human
  • 彼地的事|Places
    • 世界角落|Corners
    • 城鎮的過客|Encountering
    • 一帶一路|OBOR
    • 紐約起底|Beneath New York
    • 大韓民國|Beyond Korea
  • 地理放大鏡|Advanced
    • 地理概念|Concepts
    • 最新地理學 | Geography Studies
    • 書評| Book reviews
    • 影像評論|Film reviews
  • 地理主|Geogloggers
    • 地球上的火星人-下巴
    • 喜德微旅行
    • 地方 賊 The thief Of places
    • 人間食革
    • 海岸時光,Coastal Time
  • 論壇 | Geogforum
  • 專訪│Interview

地理論壇
geogforum

投書/法國遭受攻擊是咎由自取嗎……?

11/17/2015

0 評論

 
文/林穎東(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學生)
图片
法國聲援查理週刊的遊行活動,可以看見海報上寫著「我是查理(Je suis Charlie)」的標語。(圖片來源:主席日報網站)
為法國默哀……?

​  上個週末早上一起床,打開電腦,便發現yahoo搜尋首頁上,用怵目驚心的紅底白字標示著法國遭到恐怖攻擊的新聞,臉書上也被瘋狂洗版。發現朋友間對於此次攻擊的態度,除了表示哀悼外,普遍認為覺得法國遭受攻擊,並未如此無辜,甚至有些人認為「法國人錯更多」。例如其中一位朋友認為:「巴黎慘案,很可怕。但是你真的看過查理週刊如何『詼諧地』勾勒阿拉嗎?不是伊斯蘭教的我都覺得過份,巴黎人士該反省……」等言論。綜合各種意見,歸納出的看法多半類似於「一天到晚霸凌同學 後來同學打了你一拳」的觀點,認為法國人所謂的「言論自由」,其實是西方帝國主義的霸淩,類似攻擊也只是伊斯蘭文化的反擊而已。

  曾經對這種觀點深信不疑,將法國的恐怖攻擊歸類於「咎由自取」。如今年1月查理週刊總部遭受攻擊,當時雖然覺得恐怖份子手法太殘忍,但也認為查理週刊玩笑開太過火了,不應該隨意辱罵別人尊重、珍惜的事物。一方面為法國感到哀傷,一方面卻同情伊斯蘭文化。

​  這樣的信念,在今年有了改變。今年春節期間正好有機會至法國,在那邊和一位法國人及台灣留學生聊到查理事件,回來後也和系上留法的張峻嘉老師談起這件事及他們的觀點,從中得到不同的看法和新的觀點,而重新思考「法國咎由自取」的論述觀點。
「入境隨俗」的難題

  法國人對恐怖份子感到不屑,認為言論自由是法國的精神之一,他們不是只開伊斯蘭教玩笑,同時也以天主教、基督教、歐洲政治人物的當作對象,甚至過之尤恐不及。台灣留學朋友指出,法國人認為「互開玩笑」,其實是法國人的文化之一,儘管有時候太超過,但他們認為這就是他們的文化,並沒有特別偏袒哪一方。當然如果在國外就另當別論,但你在法國,就該遵從法國的規矩,不該反應如此激烈。愛國心、憤慨、恐懼等等感情綜合在一起,引起了法國人在巴黎大規模抗議遊行。

  和峻嘉老師聊天時,老師更進一步指出,對法國人來說,自由、平等、博愛,是他們祖先當年流血換來的,是他們的驕傲,是法國人族群認同所在,如果不認同自由、平等、博愛,就代表你不是法國人,也因此他們將言論自由視為一種「基本人權」。在此情況下,恐怖份子攻擊查理週刊,其實是踐踏了法國的精神認同,是種「非我族類」的象徵,某種程度上對法國人而言,其實是「對法國的攻擊」。

  「最好的證明,就在遊行時他們的標語上,如果法國真的是要追求言論自由,上面應該寫著言論自由重要性之類的話,而不是寫著『我是查理(Je suis Charlie)』,代表法國是在維護自己的國族認同。」峻嘉老師這樣說。
  上述的說法,明顯和「法國人活該」的看法不同。在聽到他們說法的當下,我沈默了,感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對法國人來說,只要不要偏頗,這種開玩笑其實是可接受的,外人應該要入境隨俗;但對伊斯蘭徒來說,這種污衊真祖的話是罪該萬死的,而站在外人角度,似乎兩方都各有對與錯。

​  我認為,這次事件剛結束,伊斯蘭國(IS)就跳出來,宣稱這是對法國空襲、軍事行動的懲罰,呼籲追隨者進行「獨狼式襲擊」,以示懲罰,可見此次事件,比起查理週刊總部槍擊事件更加複雜。不僅僅只是文化問題,更包含政治衝突。因為情況如此複雜,因此不該任意下結論,輕易就把邪惡的帽子扣到某方,任意下的結論,有時過於武斷,而究竟誰對誰錯,必須要再更瞭解更多資訊、進行消化後,才能得到一個較為多層次的共識。
在攻擊事件之後

  此外,在搥下法官槌判定孰是孰非前,有更多議題值得我們探討。例如目前非常嚴重的難民問題,在恐怖攻擊後,法國政府是否會改變相關政策?就如同前文所說,「自由、平等、博愛」是法國的基本核心價值,因此他們對移民及其下一代基本上是相當寬容的,並且不斷灌輸移民他們是「法國人」的思維。但在一連串恐怖攻擊之後,法國社會對移民問題的負面衝擊更加顯現,而此次事件,是否會影響法國人對移民的政策的轉向呢?

  從法國政治情勢分析移民議題,基本上分為右翼和左翼看法,右翼人士認為,移民會影響到法國的生計,工作機會被擠壓,因此排斥外來移民,主張限縮移民人口,對於入籍人數給與明確的數量規定;右翼的政治代表如法國上任政府,其於2012年總統大選時得政見之一,即是要限制移民數量。左派的看法則偏向人道主義,認為即使是外國人,仍應享有一定的保障,且外國人欲移民法國,代表了法國受到認可,代表法國的成功,不應該將其視為一種鬥爭;現任的法國政府立場即偏向左翼思維,對於移民態度較溫和開放。

  但儘管法國政府的態度對移民相當開放,卻一再受到恐怖攻擊,於查理週刊總部槍擊事件後,又陸續受到了多次恐怖攻擊,這樣的情況下,法國政府會如何進行改革,為後年2017大選作準備,是攻擊事件後需要密切觀察的事情。

  而如果法國真的改變移民政策,那對伊斯蘭教徒,說不定是一件好事。因為既然國族核心價值可以改變,知道開玩笑等因素會造成攻擊,那麼雜誌的玩笑便應該懂得掌握分寸,過度的宗教嘲弄可能不再出現。但是正因為和國族認同有關,個人認為,法國應該不會進行過多改變,反而可能會引起國內鷹派、右派甚至極右派份子崛起,因此未來法國的政策值得關注,究竟是修改國族認同或是鷹派崛起,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此外與其站在十字路口進退兩難,不如轉而探索新的道路,說不定會另闢蹊徑,找出一另一條捷徑。法國遭受恐怖攻擊,不應該從單一面向便蓋棺論之,過於武斷的下結論。更重要的是,藉著觀察後續反應、事件,重新理出事件的蛛絲馬跡,才可以得出更接近事實、能解決問題的觀點,也才能夠真正理解表象之後的問題所在。

​校稿編輯:蘇亭瑜
參考資料
  1. 大紀元新聞:法國新政府的移民政策
  2. 大紀元新聞:法國內政部長闡述新移民政策
  3. 大紀元新聞:薩爾科齊若連任 將緊縮法國移民政策
  4. 自由時報:《查理週刊》後不到1年 法國連遭近10起恐攻!
0 評論



發表回覆。

    Archives

    四月 2018
    十月 2016
    九月 2016
    七月 2016
    六月 2016
    一月 2016
    十二月 2015
    十一月 2015
    十月 2015
    八月 2015
    七月 2015
    六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三月 2015
    二月 2015
    十一月 2014
    十月 2014
    九月 2014
    七月 2014
    六月 2014
    五月 2014
    四月 2014
    十二月 2013
    十一月 2013

    地理論壇投稿方式

    《GeogDaily˙地理眼》歡迎各類型投稿,不限身份,我們徵求以下主題的文章,文長1500~2000字為佳,投稿geogdaily@gmail.com

    1. 地理學觀點時事評論
    2. 地理學研究引介/評論
    3. 學習地理學過程所思
    4. 地理學相關書籍評論

    只要內容適當,本站便會同步刊登於粉絲專頁與網站。你的文章也會登上蘋果日報即時新聞區。


    Sitetag

    RSS 訂閱



    相關學術普及資源

    巷仔口社會學
    菜市場政治學
    芭樂人類學
    歷史學柑仔店
    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
    人社東華 
    PanSci 泛科學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
  • 走出象牙塔| Home
    • 關於我們│About
    • 投稿│Contribution
    • 悄悄話│Voice
  • 人-非人|>Human
  • 彼地的事|Places
    • 世界角落|Corners
    • 城鎮的過客|Encountering
    • 一帶一路|OBOR
    • 紐約起底|Beneath New York
    • 大韓民國|Beyond Korea
  • 地理放大鏡|Advanced
    • 地理概念|Concepts
    • 最新地理學 | Geography Studies
    • 書評| Book reviews
    • 影像評論|Film reviews
  • 地理主|Geogloggers
    • 地球上的火星人-下巴
    • 喜德微旅行
    • 地方 賊 The thief Of places
    • 人間食革
    • 海岸時光,Coastal Time
  • 論壇 | Geogforum
  • 專訪│Inter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