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電編譯/萬宗綸
11月10日至11日為期兩天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已圓滿結束,這次的會談由中國主辦,在APEC前也有多場不同的雙邊會談舉行,包含中台的蕭習會、中日的安習會等等。
在星期天北京所舉辦政商領袖會談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別強調中國發展的好處,並描述他對「亞太夢」的視野,他認為亞太區域有一個共享的命運,「對於亞太以及更大的世界,中國的發展將會產生巨大的機會和利益,並且擁有無限希望。」
習近平也指出,在接下來的十年,中國的對外投資將超過1兆2500億美元,並補充中國在五年內,將進口超過10兆美元的貨品、且至少5億名中國觀光客會出國旅遊。
星期日的蕭習會中,習近平呼籲台灣放下中台對於香港佔中上的分歧,認為彼此要尊重不同的發展路線,言下之意即為中國大陸採行社會主義、台灣則倡行民主。路透社指出即便台灣島內因沸沸揚揚的年底市長選舉而升高反中情緒,習近平仍然強調中國大陸與台灣應該「加深經濟、文化、科技、教育交流與合作。」但在週一的APEC會議進場時,司儀選擇跳過經濟體「中華台北」的名稱,只宣讀「蕭萬長及夫人」,此舉引來台灣媒體注意,《自由時報》稱北京是「一路壓著台灣打」。
《曼谷時報》報導,在週一正式領袖會議前,在李克強領軍的中國代表團、靠軍事政變上台的泰國總理帕拉育(Prayuth)一行大使團兩方溝通中,中國允諾解除對泰國的旅遊警報,帕拉育也指出日本亦有此意,日泰代表有機會在晚宴中交流。報導中稱,中國遊客是泰國的旅遊最大宗來源,去年就有多達470萬人次,泰國商業銀行智庫也認為,愈多中國遊客到泰國,來自東南亞市場、俄羅斯和印度等國的觀光客也會跟著變多。
在首日(10)的晚宴中,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韓國總統朴槿惠同意繼續推動四月就開始的雙邊會談,修補因過去歷史造成傷害的外交關係。路透社報導指出,韓國一直認為日本並沒有未二戰時期的女性苦痛做出足夠道歉,也在今年抗議東京對1993年承認婦女遭強迫的道歉所做的檢討。1993年日本前外相河野洋平曾發表所謂的「河野談話」,正式對慰安婦議題道歉,但年初日本又出現聲浪認為當年援引的慰安婦證詞效力可疑,因而引發韓國的抗議。
自從在烏克蘭分裂議題之後,這次的APEC也是中美俄三國領袖首次同時出現在同一場合,由於西方國家因烏克蘭問題對俄羅斯展開制裁,俄國總統普丁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關係變得更加深厚,加上中國近期控訴美國勢力干預香港事務,使得三方的會面引人注目。
路特社指出,APEC成員國在第二日重申他們支持由中國所推動的經濟自由化框架,聲明中提到,APEC應該要創造更重要且有意義的貢獻,也就是附諸實現將中國與俄國包含在內的「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如此一來,FTAAP就成了與美國主導「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競爭的對手,因為後者將中俄排除在外,而美國總統歐巴馬也就成了為這項決議背書的當然成員,雖然他在週一會談中希望能趕快讓TPP簽署完成,但也堅持美方並未見到來自中國經濟和政治地位成長的威脅,並強調「樂見一個繁盛、和平、穩定的中國崛起。」普丁和智利總統巴切萊(Michelle Bachele)都表明樂見中國主導的FTAAP。ABC新聞網則直接下標「中國藉由APEC增進其區域地位」(China Uses APEC to Boost Regional Role)。《韓國先驅報》報導指出,朴槿惠表示無論是TPP或是FTAAP,韓國都考慮參與談判。
中韓兩方則在週一時宣布自由貿易協定(FTA)已完成實質談判,《曼谷時報》聲稱,這將會強化亞洲第一大和第四大經濟體的貿易往來,BBC中文網指出,對這項宣稱反應最大的就是台灣,台灣行政院稱中韓即將完成的FTA是其「最擔憂的一件事」,並認為這將更提高完成與中國大陸貿易協定談判的急迫性。朴槿惠也與歐巴馬在晚間舉行雙邊會談,談論北韓的核子武器和長程飛彈問題。
10日,習近平也與安倍晉三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舉行25分鐘會談,雖然外媒認為習近平「臭臉」明顯,但日本富士電視台認為,會談氣氛並不如一開始那樣緊張,會談前也已有共識不提「釣魚台」、「靖國神社」等敏感話題。而週日安倍晉三與加拿大總理哈珀(Stephen Harper)的雙邊晤談中,兩方同意將共同預防伊波拉病毒的擴散,以及讓TPP談判進入結論階段。安倍晉三也希望日本能以低成本進口加拿大的液化天然氣。
此外,非會員經濟體的蒙古總統查希亞也出席此次APEC,並獲得中國支持其成為APEC的會員。在週六的APEC前會談中,中國希望能同蒙古、俄羅斯建立強健的經濟廊道,同場的其它國家代表包括孟加拉、柬埔寨、寮國、緬甸、巴基斯坦和塔吉克。
原先中國官媒《環球時報》評論批評香港佔中團體要到APEC「鬧」,但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在11月6日宣布的內容為,其將在APEC年會結束後赴北京,希望會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北京提出撤回香港政改決定的要求。梁振英則在APEC前與習近平的會談中,指稱佔中運動對香港法治和社會秩序造成嚴重衝擊,習近平則支持香港特首辦「依法處理」佔中事件。歐巴馬也在APEC中談論香港佔中,表示美國不期待中國學習美國模式,但堅持非暴力與對人權的關注。
雖然這種國際領袖會議在各尺度有何效力值得玩味,但象徵意義十足的這類場合的確能看出一些國際關係的現況,尤其是中國主導的這一場APEC。
在星期天北京所舉辦政商領袖會談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別強調中國發展的好處,並描述他對「亞太夢」的視野,他認為亞太區域有一個共享的命運,「對於亞太以及更大的世界,中國的發展將會產生巨大的機會和利益,並且擁有無限希望。」
習近平也指出,在接下來的十年,中國的對外投資將超過1兆2500億美元,並補充中國在五年內,將進口超過10兆美元的貨品、且至少5億名中國觀光客會出國旅遊。
星期日的蕭習會中,習近平呼籲台灣放下中台對於香港佔中上的分歧,認為彼此要尊重不同的發展路線,言下之意即為中國大陸採行社會主義、台灣則倡行民主。路透社指出即便台灣島內因沸沸揚揚的年底市長選舉而升高反中情緒,習近平仍然強調中國大陸與台灣應該「加深經濟、文化、科技、教育交流與合作。」但在週一的APEC會議進場時,司儀選擇跳過經濟體「中華台北」的名稱,只宣讀「蕭萬長及夫人」,此舉引來台灣媒體注意,《自由時報》稱北京是「一路壓著台灣打」。
《曼谷時報》報導,在週一正式領袖會議前,在李克強領軍的中國代表團、靠軍事政變上台的泰國總理帕拉育(Prayuth)一行大使團兩方溝通中,中國允諾解除對泰國的旅遊警報,帕拉育也指出日本亦有此意,日泰代表有機會在晚宴中交流。報導中稱,中國遊客是泰國的旅遊最大宗來源,去年就有多達470萬人次,泰國商業銀行智庫也認為,愈多中國遊客到泰國,來自東南亞市場、俄羅斯和印度等國的觀光客也會跟著變多。
在首日(10)的晚宴中,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韓國總統朴槿惠同意繼續推動四月就開始的雙邊會談,修補因過去歷史造成傷害的外交關係。路透社報導指出,韓國一直認為日本並沒有未二戰時期的女性苦痛做出足夠道歉,也在今年抗議東京對1993年承認婦女遭強迫的道歉所做的檢討。1993年日本前外相河野洋平曾發表所謂的「河野談話」,正式對慰安婦議題道歉,但年初日本又出現聲浪認為當年援引的慰安婦證詞效力可疑,因而引發韓國的抗議。
自從在烏克蘭分裂議題之後,這次的APEC也是中美俄三國領袖首次同時出現在同一場合,由於西方國家因烏克蘭問題對俄羅斯展開制裁,俄國總統普丁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關係變得更加深厚,加上中國近期控訴美國勢力干預香港事務,使得三方的會面引人注目。
路特社指出,APEC成員國在第二日重申他們支持由中國所推動的經濟自由化框架,聲明中提到,APEC應該要創造更重要且有意義的貢獻,也就是附諸實現將中國與俄國包含在內的「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如此一來,FTAAP就成了與美國主導「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競爭的對手,因為後者將中俄排除在外,而美國總統歐巴馬也就成了為這項決議背書的當然成員,雖然他在週一會談中希望能趕快讓TPP簽署完成,但也堅持美方並未見到來自中國經濟和政治地位成長的威脅,並強調「樂見一個繁盛、和平、穩定的中國崛起。」普丁和智利總統巴切萊(Michelle Bachele)都表明樂見中國主導的FTAAP。ABC新聞網則直接下標「中國藉由APEC增進其區域地位」(China Uses APEC to Boost Regional Role)。《韓國先驅報》報導指出,朴槿惠表示無論是TPP或是FTAAP,韓國都考慮參與談判。
中韓兩方則在週一時宣布自由貿易協定(FTA)已完成實質談判,《曼谷時報》聲稱,這將會強化亞洲第一大和第四大經濟體的貿易往來,BBC中文網指出,對這項宣稱反應最大的就是台灣,台灣行政院稱中韓即將完成的FTA是其「最擔憂的一件事」,並認為這將更提高完成與中國大陸貿易協定談判的急迫性。朴槿惠也與歐巴馬在晚間舉行雙邊會談,談論北韓的核子武器和長程飛彈問題。
10日,習近平也與安倍晉三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舉行25分鐘會談,雖然外媒認為習近平「臭臉」明顯,但日本富士電視台認為,會談氣氛並不如一開始那樣緊張,會談前也已有共識不提「釣魚台」、「靖國神社」等敏感話題。而週日安倍晉三與加拿大總理哈珀(Stephen Harper)的雙邊晤談中,兩方同意將共同預防伊波拉病毒的擴散,以及讓TPP談判進入結論階段。安倍晉三也希望日本能以低成本進口加拿大的液化天然氣。
此外,非會員經濟體的蒙古總統查希亞也出席此次APEC,並獲得中國支持其成為APEC的會員。在週六的APEC前會談中,中國希望能同蒙古、俄羅斯建立強健的經濟廊道,同場的其它國家代表包括孟加拉、柬埔寨、寮國、緬甸、巴基斯坦和塔吉克。
原先中國官媒《環球時報》評論批評香港佔中團體要到APEC「鬧」,但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在11月6日宣布的內容為,其將在APEC年會結束後赴北京,希望會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北京提出撤回香港政改決定的要求。梁振英則在APEC前與習近平的會談中,指稱佔中運動對香港法治和社會秩序造成嚴重衝擊,習近平則支持香港特首辦「依法處理」佔中事件。歐巴馬也在APEC中談論香港佔中,表示美國不期待中國學習美國模式,但堅持非暴力與對人權的關注。
雖然這種國際領袖會議在各尺度有何效力值得玩味,但象徵意義十足的這類場合的確能看出一些國際關係的現況,尤其是中國主導的這一場APEC。